第二届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第十一届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发稿时间:2018-07-20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作者:郭婉婉 浏览次数:586

 

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会参与主办的第二届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第十一届青年语言学者论坛于201876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反响热烈,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巴黎第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单位四个学科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图为与会学者合影)

77日上午八点半,开幕式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东主楼102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张豫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中国语文》编辑部主任方梅教授,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会理事长、武汉大学萧国政教授,上海语文学会会长胡范铸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吴中伟教授先后致辞。陈志敏副校长代表复旦大学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此次会议走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前沿,为学科之间思想的碰撞提供一个不可多得的交流平台和机会,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赞扬。

(图为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后,七位教授进行了大会学术报告,冯建峰教授从脑科学和语言学学科交叉的角度,介绍了在神经科学领域有关语言处理的研究成果;方梅教授论述了在信息化时代自然口语交际的问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党委书记孙茂松教授从人工语言资源出发,论述了汉语词汇向量的表示;胡范铸教授对语言中的疑问范畴进行了推演性分析;上海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陈昌来教授从再读张斌先生关于汉语句子的研究,分析了句子的信息和信息量;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忠敏教授借助语音感知实验,论述了言语发音与感知的互动机制;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基于时代需求,指出了语言资源和语言大数据的重要性。

77日下午和78日上午,分别进行了四场内容丰富的分组报讨论。与会学者们就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语言研究与应用、语言信息化产业与语言服务、语言与认知、语言教学的现代化与智能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展现了主题、目标和思路的信息化意识和学科前沿、学科交叉特色,极具启发意义。

(图为分组讨论现场)

78日下午,进行了大会学术报告和闭幕式。在大会学术报告上,巴黎第七大学齐冲教授论述了汉语事件名词的形态句法特征;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会理事长、武汉大学萧国政教授结合人工智能时代从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角度,论述了语言范畴与汉语理解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曹秀玲教授考察了汉语中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现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危辉教授从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交叉的角度,讨论了人工智能中自然语言理解的突破与困境;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黄锦章教授基于形式化和形式主义,指出了当前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误区;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借助事件相关电位实验,解释了汉字识别的脑神经机制;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张豫峰教授基于联结主义模式,结合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论述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在闭幕式上,萧国政教授总结了大会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国际研讨会第三届会议的有关安排,张豫峰教授主持了闭幕式。

在本次大会期间,于76日至8日每晚推出三场高质量的讲座,先后由方梅、孙茂松、萧国政三位教授主讲,每场讲座历时2个小时,三位教授与参与讲座的校内外师生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图为方梅讲授做学术讲座)

(图为孙茂松教授做学术讲座)

(图为萧国政教授做学术讲座)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巴黎第七大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会、上海语文学会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站在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这一跨学科研究的前沿,汇聚了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为期两天三晚的学术研讨,努力突破学科间的界限和屏障,为促进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闭